法规搜索 咨询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地方条例 > 天津港口条例2025修订

天津港口条例2025修订

来源:中律网整理 2025-10-16 13:15:11 人看过
天津港口条例2025修订(2007年12月19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2025年9月24日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第一条为了加强天津港口管理,维护港口安全与经营秩序,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天津港口的规划、建设

  天津港口条例2025修订

天津港口条例2025修订

  (2007年12月19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 2025年9月24日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天津港口管理,维护港口安全与经营秩序,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天津港口的规划、建设、维护、经营、服务、管理及其相关活动,以及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适用本条例。

  天津港口包括北疆港区、东疆港区、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大港港区、海河港区和北塘港区,具体范围按照天津港口总体规划确定。

  第三条 本市推进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智慧绿色、安全规范、市场运作、集约高效的原则,科学配置港口资源,统筹港产城空间布局,强化港口支撑和服务辐射能力,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天津港作为国际枢纽港的优势和作用,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

  第四条 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港口投资人、经营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港口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资源,推动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统筹港口和临港产业协调发展,构建以港促业兴城、港产城相互赋能的发展格局。

  滨海新区以及其他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支持天津港口建设和发展,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第六条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市港口行政管理工作,市港航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市港口行政管理工作。

  市和相关区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规划资源、生态环境、商务、文化和旅游、应急等有关部门,以及天津海关、海事、边检等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港口相关工作。

  第七条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天津港口总体规划,按照规定报请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市人民政府批准。

  港口总体规划应当符合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与相关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海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

  港口建设应当符合港口总体规划。不得违反港口总体规划建设任何港口设施。

  第八条 港口岸线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港口总体规划,坚持深水深用、节约高效、合理利用、有序开发的原则。

  港口建设需要使用港口岸线的,应当提出申请。港口岸线申请和审批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港口岸线使用人应当按照批准的用途、范围和期限使用港口岸线,不得擅自改变或者逾期使用;确需改变或者需要延期使用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市港航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港口岸线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 港口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港口总体规划。

  港口工程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建设程序,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 市和相关区人民政府以及交通运输、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动港口基础设施能级提升,加强锚地建设管理,疏浚优化航道,提升集装箱、散杂货、液体散货、滚装等码头能级,完善库场仓储功能,加快铁路、公路、水路集疏运网络建设,全面增强港口支撑产业发展能力。

  第十一条 市港航管理部门、相关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港口公用的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其他港口基础设施由港口经营人负责维护。

  第十二条 本市加强智慧港口建设。支持港口经营人利用卫星导航、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进装卸、运输、仓储等环节的智能化建设,打造港口智慧运营和物流服务平台,实现生产作业自动化、运营管理智能化、物流服务数字化,提升服务效能。

  市交通运输、商务、工业和信息化、数据等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进天津港口数字化转型,支持港口科技创新,鼓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进应用,促进数据信息依法开放共享,提高港口智慧化、数字化水平。

  第十三条 本市加强绿色港口建设。支持港口经营人使用清洁环保运输方式,优先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更新改造港口作业机械等设施设备,开展船舶绿色低碳燃料加注业务,扩大港区电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应用范围。推动靠港船舶按照规定使用岸电,提升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

  本市将港口污染防治融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部门以及海事管理机构、滨海新区以及其他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对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落实船舶排放控制区要求,提升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非道路移动污染源治理,推动和监督船舶污染物、港口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依法合规处理。

  第十四条 从事港口经营应当依法向市港航管理部门申请取得港口经营许可;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

  从事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机械租赁维修以及港口理货业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市港航管理部门办理备案。市港航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备案情况档案。

  第十五条 港口经营人、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以及从事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机械租赁维修的经营人从事港口经营和理货等业务,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服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依法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公正、准确地办理港口经营和理货等业务,为客户提供公平、良好的服务。

  第十六条 鼓励港口经营人与航运企业拓展港口航线网络,开拓巩固远洋干线,加密近洋航线班次,做强内贸航线,发展环渤海内支线。推动优化港口集疏运作业,发展海铁联运,支持完善拓展内陆物流网络,积极开发建设三北地区、中部地区内陆无水港,巩固和拓展跨境班列,提升港口联通国内国际能力。

  第十七条 港口经营人、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从事船舶港口服务的经营人和引航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港口经营价格和收费的规定执行;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予以公开,并在其经营场所公布;未公布的,不得实施。

  第十八条 鼓励和保护港口经营活动的公平竞争。

  港口经营人、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以及从事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机械租赁维修的经营人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限制或者妨碍公平竞争;不得对具有同等条件的服务对象实行差别待遇;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人接受其提供的港口服务。

  第十九条 在港口相关区域从事生产加工、装备制造、跨境电商、船舶修造、机动车检测维修整备以及新能源储存加注、充换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生产经营活动,由相关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市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总体布局,加强港口与产业发展布局、城市建设的有效衔接,发展适港产业和临港经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港口服务功能、产业带动功能、城市空间功能有机融合。

  第二十一条 本市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优化大宗货物、冷链、汽车等货类的物流服务,拓展仓储、分装、加工、维修、交易交割等功能,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港口货物增值空间。

  市商务、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投资促进、地方金融管理等部门以及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港口特色货类和各区域优势产业,完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港口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和经济贸易发展,增强港口服务增值能力。

  第二十二条 支持海洋装备、绿色石化、航空航天、新能源、粮油加工等产业发展,推动培育跨境电商、冷链、大宗商品贸易、海洋文旅、邮轮、游艇等产业发展,提升适港产业和临港经济发展质量。

  市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规划资源、商务、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等部门以及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开展重点临港产业链分析,优化适港产业、临港经济、文旅产业、海洋经济、循环经济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临港区域产业布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二十三条 支持鼓励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航运会展、航运信息咨询、海事海商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与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推动船舶管理、船舶供应、船舶维修、船舶检验、船舶技术咨询、船员管理等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航运服务新生态。

  市交通运输、商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和旅游、教育、地方金融管理等部门以及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航运要素升级,提升航运服务水平。

  第二十四条 市商务、交通运输、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投资促进等部门以及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以重点航运楼宇为载体,完善城市航运服务功能,集聚航运、船代、货代和船舶服务、国际贸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企业,积极引进总部型、成长型航运服务企业,推动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发展。

  市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商务等部门以及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航运与文化、休闲、旅游业融合,加强航运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航运交流平台,提升服务能级。

  第二十五条 本市立足港区、产业园区、城区发展基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特色片区。

  市规划资源、交通运输、发展改革、文化和旅游等部门以及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岸线、生活岸线与港口生产岸线,完善生活和生产性服务设施,加大岸上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激发港口城市活力。

  第二十六条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市港航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在行政许可、信息发布等方面,为港口经营人、航运服务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二十七条 市口岸服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配合天津海关、海事、边检等单位在天津口岸实施监管制度创新,完善口岸综合协调机制,支持口岸监管设施智能化建设,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推进口岸通关物流服务全过程电子化,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和服务能力。

  第二十八条 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市港航管理部门依法承担港口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市港航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具体承担港口建设项目、港口经营行为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滨海新区以及其他相关区人民政府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承担港口安全生产属地监督管理责任,督促区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和职责分工,负责港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 港口经营人、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等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港口安全作业规则,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防范风险化解机制,采取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十条 市港航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以及预防自然灾害预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

  港口经营人、港口理货业务经营人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的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旅客紧急疏散和救援预案以及预防自然灾害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配备应急物资、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修订相关预案等组织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条 本市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源头和过程管控,强化和落实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港口经营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三十二条 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落实相关专项规划要求。

  市港航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第三十三条 本市支持完善港口危险货物储运功能,保障危险货物运输通道畅通。

  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应当根据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上载明的危险货物品名,依据其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按照规定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测检验,及时更新不合格的设施设备,保持正常、正确使用。

  危险货物港口装卸、储存、运输等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港区,是指根据天津港口总体规划划定,用于港口建设、维护、经营、服务、管理等活动的水域和陆域。

  第三十六条 渔业港口和军事港口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本站出处链接,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 2022年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最新全文

    2021-11-30

     2022年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2017年12月1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21年7月30日河南

  • 2022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修正全文

    2021-12-01

      2022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修正全文  (2002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0年12月23日北京

  •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正【全文】

    2021-12-01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2022修正【全文】  (2009年7月25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21年9月24日北

  • 2022天津市消防条例修订【全文】

    2021-12-01

      2022天津市消防条例修订【全文】  (2009年11月19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

  • 2022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全文

    2021-12-01

      2022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全文  (2021年9月27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

  •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22最新

    2022-01-15

    北京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22最新(2000年9月22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2年9月2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选举工作机构第三章参加选举村民的登记第四章候选人的产生第五章投票选举第六章罢免、辞职和补选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

  • 2022年天津市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若干规定全文

    2022-01-15

    2022年天津市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若干规定全文(2020年12月1日天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活动,适用本规定。国家对网络虚假信息治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本市网络虚

  •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2全文

    2022-01-15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2全文(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减量与分类第四章收集、运输与处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乡环境,

  •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2022修正

    2022-01-18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2022修正(2012年5月24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9月26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五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

  • 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2022最新

    2022-01-18

    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2022最新(2018年12月27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9年1月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租赁和治安管理第三章消防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2023年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最新版【全文】

    2023年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最新版【全文】(2003年9月5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管理、限管结合的方针,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

  • 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正【全文】

    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正【全文】(2017年9月29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21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及设施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第四章物业服务企业第五章物业管理与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第七章监督

  • 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订【全文】

    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2023修订【全文】(2012年3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21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服务区域及设施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第一节业主第二节业主大会第三节业主委员会第四章物业服务人第五章物业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与维护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

  • 河北省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最新版【全文】

    河北省退役士兵安置办法最新版【全文】(2014年1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4〕第3号公布根据2022年1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2〕第1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规定退出现

  •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2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2(2003年1月16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6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4年9月26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

  •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2022年新法规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2022年新法规(2020年3月27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第三章前期物业第四章业主、业主组织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第一节业主和业主大会第二节业主委员会第三节物业管理委员会第五章物业服务第六章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体系,建设和谐宜居社区,规范物业管理

  • 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2022

    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2022(2003年9月5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规定。第三条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管理、限管结合的方针,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

  • 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2022最新

    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2022最新(2017年1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19号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增强农村住房抗震设防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在集体土地

  • 2023年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23年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最新版(2009年5月21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9年11月29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根据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四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第三章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第四章前期物业管理